
海外科技巨头正在掀起一场囤货大战,一场关乎AI算力命运的暗战已经在光模块领域打响。
“去年还在担心订单,现在产线全天候运转也赶不上客户需求。 ”一位光模块企业负责人这样描述今年的市场变化。 行业的转折点来自海外科技巨头的一次次采购计划上调,英伟达、谷歌等公司已将2026年1.6T光模块采购计划从1000万只一路上修至2000万只,需求预测在短短几个月内翻了一番。
这个看似专业的名词,正成为全球AI竞赛中的“硬通货”。
光模块,这个被称为数据流“翻译官”的部件,负责在光纤通信中进行光电信号转换。 没有它,AI服务器的算力无法集群,我们每天刷的视频、发的消息都将陷入传输瘫痪。
AI大模型的竞赛已经彻底改变了光模块的需求逻辑。 GPT-4的参数规模达到1.8万亿,训练一次需要1.2万颗GPU持续数月,而每颗GPU需要100Gbps以上的互联带宽。 这种需求正在推动高速光模块从“必要组件”升级为“战略物资”。
更关键的是,光模块与GPU的配比率正在大幅提升。 在传统数据中心中,1颗GPU对应3个光模块;而在AI训练集群中,这一比例已升至1:8,甚至达到英伟达GB200集群的1:12。 这意味着,光模块的需求增速将远超GPU本身,成为AI算力链中弹性最大的环节。
北美四大云厂商(英伟达、谷歌、Meta、AWS)成为1.6T光模块的核心采购方。 2025年英伟达一家的1.6T采购量预计达到250-350万只,占市场总需求的70%以上。 以英伟达GB300 AI服务器为例,单机柜需配备162个1.6T光模块,单机架算力密度较上一代提升3倍。
光模块行业的技术迭代速度令人瞠目:从400G到800G,再到1.6T,速率提升周期从过去的4-5年压缩至现在的2年左右。
2025年,800G光模块仍是市场的主力军。 中际旭创和新易盛等龙头企业的800G产品良率已超过95%,月产能达到50万只以上。 全球800G光模块市场规模在2025年预计达到130亿美元,同比增长40%。
但行业的焦点已经转向下一代产品。 1.6T光模块正处于从实验室验证向早期商用部署过渡的关键阶段。 2025年成为1.6T光模块商业化元年。
中际旭创在8月底表示,预计未来两个季度1.6T将持续量产和规模出货。公司的1.6T光模块产品将在2025年开始逐季上量,2026年至2027年进入上量阶段。
技术路线之争已经明朗。 硅光方案凭借成本优势(较传统EML方案低30%)和高集成度,成为1.6T光模块的主流技术选择。 中际旭创自研硅光芯片良率达95%,泰国基地已完成量产准备。
低功耗技术成为另一个竞争焦点。 新易盛基于薄膜铌酸锂的1.6T LRO模块已批量应用于Meta、AWS的AI集群,其800G LPO模块功耗较传统产品降低50%。 这种能耗优化对大型数据中心来说意味着每年节省电费数千万元。
全球光模块市场竞争格局正在重新洗牌。 根据LightCounting 2024年全球光模块厂商TOP10榜单,中国厂商已占据7席,彻底改写了过去日美厂商主导的格局。
中际旭创作为全球光模块龙头,2024年营收33亿美元,排名全球第一。公司在800G和1.6T技术领先,在北美市场的份额达到35%。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47.9亿元,同比增长37.0%;实现归母净利润40.0亿元,同比增长69.4%。
新易盛成为行业黑马,2024年营收25亿美元,排名全球第三。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4.37亿元,同比增长282.64%;净利润39.42亿元,同比增长355.68%。 其高速光模块需求快速增长,上半年点对点光模块销量695万只,相比上年同期的327万只增长112.54%。
光迅科技作为国内唯一具备芯片-器件-模块垂直整合能力的企业,2024年营收20亿美元,全球排名第五。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2.43亿元,同比增长68.59%;实现归母净利润3.72亿元,同比增长78.98%。
华工科技、天孚通信、剑桥科技等企业也在快速跟进。 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光电子信息产业研创园暨出口基地已于2025年8月份投产,2027年全面达产后将实现4000万只光模块年产能,产值超300亿元。
面对需求爆发,光模块企业纷纷开启产能扩张模式。 今年以来,汇绿生态持续扩大光模块产能。 今年8月,其控股子公司武汉钧恒与鄂州市临空经济区管理委员会签订了共计450万支光模块生产基地建设合同,投资总额为7亿元。
上海剑桥科技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中披露,“明年产能配套目标较此前有进一步提升,且相较此前预期,我们的扩产速度会继续加快”。 公司马来西亚基地规划年产能400万只,预计2025年建成投产。
中际旭创在积极推进高端产品如1.6T和800G在国内和海外的产能建设,保证在行业需求快速提升的同时,继续保持交付能力的优势。 公司泰国工厂的出货比例在一季度已显著提升,二季度从泰国厂出货量已能全面满足北美客户订单需求。
新易盛泰国工厂一期、二期均已正式投产,目前产能充足,并持续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产能规划与优化。 华工科技也在持续提升海外产能,泰国工厂预计年内将达到15万只至20万只月产能。
产能扩张的背后是巨大的需求缺口。 2024年800G光模块需求同比增长超300%,但产能缺口达40%,供需紧张局面可能持续至2025年。 对于1.6T产品,2026年全球需求缺口预计达到1000-1500万只,为二线厂商提供了市场空间。
随着行业景气度确认,主力资金已经开始悄然布局。 2025年二季度,机构对光模块板块的加仓规模惊人。
中际旭创二季度机构持股机构1435家,较一季度增加1226家,合计持股5.56亿股,加仓1.46亿股。 机构预测,公司全年净利润可能超过90亿元,同比增长近75%。
新易盛获得二季度前十大流通股东全部新进或加仓,合计加仓7995万股。 其中,北上资金加仓3700万股,重仓5057万股[cite]。
天孚通信二季度持股机构数859家,较一季度增加788家,合计持股4.68亿股,加仓1.95亿股。 前十大流通股东加仓1.24亿股,实控人加仓8428万股[cite]。
光迅科技二季度持股机构数412家,较一季度增加378家,合计持股4.13亿股,加仓3662万股。 华工科技二季度持股机构数679家,较一季度增加609家,合计持股4.39亿股,加仓1.05亿股。
汇绿生态二季度持股机构数52家,较一季度增加49家,合计持股1.88亿股,加仓2998万股,连续4个季度加仓。 公司通过并购进入光通信行业,持有武汉钧恒51%股权,进入光模块市场。
机构加仓的背后是光模块企业业绩的持续兑现。Wind资讯数据显示,在Wind光模块指数成分的17家相关上市公司中,2025年前三季度有11家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实现了同比双增长。 已有7家公司发布了2024年业绩预告,其中4家预计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幅上限都超过了75%。
晶顶网配资-股票杠杆平台-配资正规网站-如何杠杆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