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当今世界展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欧盟的领导者们始终渴望在国际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然而,在中美俄等国家的高层政治家眼中,欧盟却被视为一个“缺乏统战价值,仅具剩余价值”的政治实体,这究竟是为何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统战价值。它是指某个组织、群体或个人所拥有的、值得通过统一战线来团结和争取的因素。这些因素通常包括政治影响力、社会资源等诸多要素。而在欧盟这个政治团体中,包括了像德国这样具备强大工业实力的国家,也有法国这样虽然在一些场合显得不够强硬,但依然在非洲等地拥有深厚影响力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样的政治实体,究竟为何会被认定为没有统战价值呢?
这个问题其实早在五十年前,就得到了毛主席的关注。他曾在1975年接见来访的西德总理施密特时指出:“欧洲太散、太弱。”那时,他表达了对欧洲团结和力量的忧虑,认为欧洲各国缺乏合作精神,且对于战争充满恐惧,尤其是荷兰、比利时和丹麦等国。他警告说,如果在未来十年内,欧洲不能在军事、经济和政治上达到统一,那么将会付出沉重的代价。他还强调:“欧洲太弱、太散!”这种情境,显然在五十年后的今天依然未得到改善,欧洲依旧面临分散与不团结的问题,各国之间各怀心思,轻易地被各个击破。几乎每一项决策都需要耗费巨大的精力,因此一个如此松散的欧洲,显然是缺乏真正的统战价值的。
展开剩余52%另一方面,为什么还能说欧洲拥有剩余价值呢?我们都知道,欧洲在大航海时代开创了历史,征服了美洲并殖民了全球,积累了巨额财富。因此,西方文明在数百年的时间里,通过这种统治延续自己的影响力。即便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失去了一些财富,欧洲依然以其悠久的工业基础和高福利制度而著称。在战后经济快速复苏的过程中,欧洲通过技术进步,以低廉的成本获取了从第三世界国家大量的资源,这与中国过去以“八亿衬衫换一架飞机”的方式极为相似。尽管中国在工业水平上逐步迎头赶上,但相比于欧洲数百年积累下来的财富,依然显得微不足道。
因此,如何挖掘和利用欧洲的剩余价值,成为中美俄三国政治家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例如,俄乌冲突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一次“收割”行动。美国通过战争在欧洲市场中获取了大量武器和能源,而俄罗斯则占据了乌克兰人的财富,并将不少乌克兰难民推向欧洲,使得他们无奈食用原本属于自己的资源。然而,中国似乎尚未能充分享受到这一剩余价值,毕竟国力发展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美俄不断从欧洲身上榨取剩余价值的同时,难道我们不应当尝试争取自己的份额,以确保不被边缘化吗?
如果你认同这种观点,请考虑转发这篇文章。如果喜欢本文的内容,欢迎关注“活在信息时代”。
发布于:天津市晶顶网配资-股票杠杆平台-配资正规网站-如何杠杆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