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当他对加拿大加征35%关税时,还特意提醒了一句:“如果你们敢反抗,关税还会继续上调。”尽管如此,加拿大的钢铁行业仍然未能逃脱冲击。随即,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作出了一个令全球贸易界震惊的决定:从7月底起,所有进口自中国的钢铁产品将被加征25%的关税。
这个决定的背后,是加拿大政府为了保护本国钢铁产业的努力。然而,中国商务部的反应出奇地迅速且猛烈,仅仅几天时间,价值37亿美元的油菜籽订单就从加拿大转向了澳大利亚。当加拿大农民看着堆积如山的油菜籽发愁时,澳大利亚的农场主们却在金黄的田野里加班收割,似乎已经完全摆脱了这一波风暴。而正是卡尼政府的这场贸易战火,最初的火苗却烧向了自家后院。
展开剩余80%虽然加拿大政府旗帜鲜明地宣布开展“钢铁保卫战”,但其中的深层算计显然不止于表面。特朗普在7月初将加拿大的钢铝关税从25%猛增至50%,并威胁道:“如果8月1日前无法达成协议,加拿大所有商品都将面临35%的关税。”面对美国每年高达4000多亿美元的庞大出口市场,卡尼政府显然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然而,令人震惊的是,加拿大没有对美国的商品采取任何反制措施,反而将矛头指向了中国。
卡尼在记者会上轻描淡写地解释道:“这一措施是为了防止中国在美国关税的影响下,将钢材倾销到加拿大。”然而,加拿大商会的报告毫不留情地指出,加拿大钢铁产业的困境“根源在于美国的关税政策,而对中国加税的做法是短视的政治决策”。更为细致的是,加拿大政府的政策规定:所有含有“中国熔化和浇铸”工艺的钢材都将加收25%的额外关税,这种精准针对某一国特定生产环节的条款,在国际贸易史上可谓极为罕见。
中国方面的反应直击加拿大的痛点。当加拿大的钢铁关税政策还在履行流程时,中国买家已与澳大利亚签订了15至25万吨的油菜籽订单,首批货船即将启航。这并非一时兴起,事实上,从今年3月开始,中国就对加拿大油菜籽加征了100%的关税。过去,加拿大每年对中国出口约438万吨油菜籽,占全球出口量的64%。然而,到7月,这一数字几乎跌至零,仅剩0.03%。
卡尼政府显然低估了油菜籽对加拿大的重要性:这一产业为25万个家庭提供了生计,年产值达到90亿加元。特别是在萨斯喀彻温省和阿尔伯塔省,这两个省份首当其冲,多个大型榨油厂纷纷关闭或缩减产量,金黄色的油菜籽堆积在仓库中,却找不到买家。与此同时,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早已凭借2023年两次访华的契机修复了与中国的关系,并全力推动中澳自贸协议的全面激活。澳大利亚农业部长甚至表示,油菜籽只是开始,牛肉、葡萄酒等农产品将接踵而来。
相比之下,加拿大在国际舞台上的外交应对显得显得相当笨拙。当阿尔巴尼斯与中国达成多项经贸协议,并通过务实外交大获成功时,加拿大政府却依然在为与美国的谈判焦头烂额。2023年7月,阿尔巴尼斯访问中国期间,成功收获了六项经贸协议,进一步升级了自贸协定,并获得了280万瓶葡萄酒的解禁。而在达尔文港的博弈中,美国防长要求重新审视中资在澳投资的港口租约,但阿尔巴尼斯在联合声明中却完全回避了这一话题,反而强调了“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他深知,撕毁合约将带来数十亿澳元的赔偿,并且让澳大利亚失去进口50万吨矿石的通道。务实的选择为澳大利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随着中加贸易紧张局势升级,中国在加强与乌克兰和俄罗斯的油菜籽进口的同时,也开始支持哈萨克斯坦和蒙古等新兴供应国扩大种植面积,以期进一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2023年全球菜籽产量达7500万吨,其中加拿大占1900万吨,而澳大利亚仅占550万吨。但凭借自贸协议的支持和运输距离的优势,澳大利亚正全力提升产能,填补原本由加拿大占据的市场空缺。
这场博弈的输赢似乎已经毫无悬念。加拿大的农民看着仓库里堆积如山的油菜籽欲哭无泪,而那些保质期有限、找不到买家的油菜籽最终只能任其腐烂。而与此同时,澳大利亚的货船满载着油菜籽驶向上海港,甲板上的水手们对着蔚蓝的海面笑道:“这趟跑完,年底的奖金稳了。”
当加拿大在试图讨好美国的同时,却用关税大棒去打击中国,它显然忘记了最基本的生意规则:得罪了最大客户的人,最终会付出惨重代价。信息来源:观察者网
发布于:天津市晶顶网配资-股票杠杆平台-配资正规网站-如何杠杆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